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中国微短剧逐步走向全球:抓住每个讲好中国故事的机会

  • 国际
  • 2025-01-23 09:46:07
  • 14

近年来,微短剧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新业态,在竞争白热化的文化创作赛道脱颖而出,创造出可观的产业。而微短剧出海也是微短剧行业发展至此时,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微短剧创作者和平台机构都在着力海外布局。

近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繁星闪耀”微短剧产业发展会议上公布的《“繁星指数”2024微短剧行业年度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微短剧出海是行业重要事件,不少企业推出的微短剧APP进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手机应用商店榜单前列。

会上,来自传播平台、创作机构的多位行业代表,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共同探讨微短剧出海的良策。

圆桌论坛现场。视觉中国 图

平台实现造船出海

“当前,国内一些行业先驱者已经在全球开始布局微短剧的平台和内容,模仿借鉴了西方的一些成功经验。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微短剧平台是真正的造船出海。”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表示,国内微短剧的先驱者在出海竞争中,采取了大量的本土创作、本土生产和本土播出策略,利用自我平台在当地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和经验,探索了微短剧出海最佳路径。这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铺设了一条好路。

在微短剧全面爆发的2024年,微短剧出海取得的新成就,从《报告》给出的众多数据和案例中便可知一二。《报告》显示,国内中长视频平台在对海外版布局中,将国内微短剧作为重要输出产品。如《大明悬案录之泥犁篇》登陆爱奇艺海外版,《恋恋茶园》登陆优酷海外版,《秦好与时鸣》登陆芒果TV国际版。国产微短剧也逐渐登上国外电视频道,如《一梦枕星河》在新加坡播出,《有种味道叫清溪》在马来西亚播出。

《报告》还显示,除企业、平台外,微短剧的国际传播同时为地方微短剧产业链带来新机遇。2024年,专门面向短剧的国际化影视基地在海南陵水挂牌成立,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中,海外微短剧“国内造”或可为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并催生微短剧出海服务平台。

如果说2024年是微短剧的爆发年,那么2025年应该是什么年?胡正荣给出了一个概念——提质增效年。

今年1月举行的2025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对2025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提到,推动广电视听国际传播加快系统布局、重点突破,构建广电视听国际传播体系,提升传播效力,服务外交大局。胡正荣表示,这一点与微短剧出海息息相关。

一边摸索一边积淀

咪咕数媒作为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积极布局微短剧行业,推动“网文+短剧”融合创新,推出众多优秀作品。公司通过翻译出海、联合自制、自建客户端等方式,多元一体、全面推动咪咕短剧厂牌走向全球。

中国移动咪咕数媒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航介绍,咪咕数媒与海外微短剧平台深度合作全版权自制剧翻译出海,目前已覆盖英语、韩语、日语、阿拉伯语等多语种市场。不仅如此,咪咕数媒正积极探索海外微短剧联合制作,联合微短剧创作者、制作团队、发行平台等各方,实现海外本土微短剧的内容自生产,推动海外变现。咪咕数媒还与中国移动香港公司、国际公司共同打造海外微短剧客户端,推动自有客户端的海外运营,强化微短剧AIGC翻译能力和海外微短剧联合共制能力,构建“运营商体系海外短剧平台”。

映宇宙集团在探索微短剧出海的路上,一边摸索试错,一边积淀宝贵经验。映宇宙集团副总裁兼执行总编辑黄琴透露,映宇宙集团出海的微短剧制作,每部投入基本在15万美元以上,周期为两个月左右,整体投入和周期都是国内的两倍。

据了解,映宇宙集团在海外微短剧制作过程中,起用当地演员,结合当地文化,采用新创作的剧本和拍摄团队进行制作。“过程很曲折,我们遇到了多种问题,都导致拍摄时长无法把控,或者成本无法把控。而且国外微短剧发展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只能看长期数据反馈。我们必须把战线拉长,观察其长尾效应,才能确定一部剧是否成功。”黄琴表示。

但出海的效果让黄琴感到惊喜。黄琴表示,映宇宙集团的微短剧出海主要面向北美和东南亚,“最初我们只是把很多微短剧直接翻译到海外,如今映宇宙集团旗下已经拥有‘快创’与‘美光盛世’两个制作团队,‘快创’团队面向北美和东南亚市场推出了两款APP——RedShort和ReelBox。”黄琴说:“出海效果是令人惊喜的,这也坚定了我们往海外拓展的信心。”

抓住最新技术趋势

AIGC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微短剧出海市场发展打开新的增长空间。目前,不少微短剧制作已经充分发挥了AIGC的优势。

九州文化副总裁王为之介绍,九州文化自主研发的AI微短剧大模型Moss,能够自动进行字幕翻译、配音及简单动画制作,解决了语言障碍问题,使得微短剧能够快速进入不同语言市场。

华策影视集团自研的“国色”大模型专注于中国影视内容出海领域,能够快速完成中国影视作品的内容提取、内容翻译和目标语言内容生成工作,实现影视内容的快速剪辑和快速制作。目前,“国色”大模型支持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等10多种主要语言,未来还将不断扩展能够支持的语种数量。这些功能已经应用于华策影视集团的国际化发行和海外内容运营业务当中,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在‘国色’大模型的加持下,华策海外内容运营业务的内容制作效率已经获得了30%的提升。”华策影视集团副总编辑贾尧表示,华策影视集团有着强大的长视频制作基因,微短剧也一并延续了这样的制作基因。

映宇宙集团也在考虑未来在微短剧制作流程中加快AI赋能。黄琴透露,目前,映宇宙集团的微短剧团队已尝试利用AI来写剧本大纲,相信随着大模型的迭代进步,AI在未来能更好地驱动海外微短剧的创作和互动体验。

在“产业+文化”中找平衡

微短剧在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付费陷阱给用户带来巨大困扰等等。胡正荣表示,中国微短剧要实现真正走出去,这些问题仍然需要解决。从长远来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作出部署,组织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我个人举双手赞成,现在各行各业都不太会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非常好的抓手,既要‘微短剧+’,还要‘各行各业+微短剧’,这样才能相互奔赴,相互赋能。”胡正荣说。

快手近年来一直持续做海外市场开拓,在东南亚和中东都有不错的进展。在快手科技副总裁王兴义看来,微短剧出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微短剧的出海路径分为两条:产业出海和文化出海。具体来说,产业出海需要本地化程度更高,要以当地产业政策、当地人消费习惯等本地化的视角落地产业。而文化出海的终极目的是要把中国的好故事、好历史、好文化传播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每家公司或每个产业出海都有自己的目的和规划,就看大家如何定位。“微短剧出海需要在‘产业+文化’路径中找到平衡点,找到能够一体推进的可能性。”王兴义说。

王兴义提到的文化出海路径,亦可从《报告》中看到,在“繁星指数”面向用户展开的调查中,当谈及期待看到哪些元素通过微短剧对外传播时,七成用户选择了地方美食、历史文化及非遗民俗,选择国宝大熊猫的用户也占比近40%,彰显出国际传播过程中,微短剧在展示中国魅力上所具有的潜力。

“微短剧在2025年想要提质增效,需要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这样才能够最终赋能文化强国建设。”胡正荣相信,微短剧在2025年将会在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的过程中不断提质增效,构建良好的微短剧网络生态,从而赋能国家的文化强国建设。

(本文刊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5年1月22日A7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