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超10亿!天合光能向阿特斯发起专利侵权天价索赔

  • 房产
  • 2025-02-11 02:54:06
  • 13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天合光能(688599.SH)和阿特斯(688472.SH)的专利纠纷升级。

2月10日晚,天合光能公告,就阿特斯侵害其发明专利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超10.58亿元。

天合光能在公告中给出了相关案件信息。作为原告的天合,分别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一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阿特斯)、被告二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常熟阿特斯),共同赔偿因它们对其两项发明专利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6.07亿元、4.51亿元,共计10.58 亿元,并承担案件涉及的维权合理支出及诉讼费用。

经界面新闻查阅,这是公开信息中光伏专利纠纷史上的最高索赔纪录。

近两年,光伏行业专利纠纷频发,尤其是龙头企业,对专利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据界面新闻观察,经过漫长的庭审过程和利益博弈,很多涉事企业双方最后选择握手言和,鲜少有企业针对专利纠纷直接公告索赔具体金额。

去年,上述两家龙头公司已两度发生专利纠纷。

去年上半年,天合光能主张阿特斯一批运往欧洲的组件产品侵权,涉及N型TOPCon产品及HJT产品,货品金额近400万元。

之后在2024年光伏行业中期会议上,阿特斯董秘许晓明就此事称,被海关扣留的组件已经放行,许晓明还明确表示,阿特斯不存在侵权行为。

当年10月,天合光能再次对阿特斯出手,向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对阿特斯所属及关联公司正式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涉及的专利技术和TOPCon相关,技术专利号为US9,722,104和US10,230,009。TOPCon为新一代N型光伏技术的主流技术。

2月10日晚,天合光能方向界面新闻确认称,此次在国内起诉阿特斯的相关专利,与其在美国、欧洲的专利纠纷属于同族专利。

界面新闻电话及邮件联系阿特斯,未收到关于该公告的相关回应。

之前有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指出,很多时候专利纠纷并非一定寻求最终结果,而是一种商业策略,通过知识产权限制竞品企业的商业竞争力,尤其在国外市场,客户在选择合作方时会考虑其是否有诉讼风险。

“鉴于上述诉讼案件尚未开庭审理,因此尚不能预测该诉讼事项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的影响,最终实际影响以法院判决为准。”天合光能在最新公告中表示。

公告显示,案件一中,天合光能认为,两家被告侵害了其第ZL201710975923.2 号发明专利 “太阳能电池模块”;案件二中,天合光能认为两家被告,侵害了公司第 ZL201510892086.8 号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上述两起案件均已立案受理,天合光能近日收到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通知,尚未开庭审理。

天合光能称,其是涉案专利一“太阳能电池模块”、涉案专利二“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的合法专利权人。其经比对分析,认为两被告共同实施的制造、许诺销售和销售的光伏组件等产品落入涉案专利一、涉案专利二的保护范围,严重侵害了其合法权益,造成了经济损失。

在案件二诉讼请求中,天合光能明确指出了专利二是相关TOPCon电池片以及含TOPCon电池片的光伏组件产品。案件一中未指明涉及的相关N型技术。

天合光能提出请求,判令两被告立即销毁被控侵权产品全部库存及专用于生产被控侵权产品的设备和相关模具,并赔偿相关损失。

天合光能对知识产权保护颇为重视。

界面新闻查阅,该公司在去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其累计申请专利数超4000件,授权专利数超2000件。

天合光能曾表示:“其TOPCon产品在全球为无侵权风险产品。”其对TOPCon电池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首创性提出正背接触的“i-TOPCon”双面电池结构及其工艺流程,专利数据位居行业前列。

2024年5月和9月,天合光能还在美国起诉了润阳股份侵犯其知识产权。

天合光能和阿特斯同为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在行业下行周期,这两家公司的战略选择有所差异。

作为TOPCon技术的领跑者,天合光能去年组件出货量维持行业前四的水平,这也导致其盈利受损明显。该公司预计2024年亏损32亿-38亿元。

阿特斯则在产业链价格低位的背景下,优先保利润,近两年其组件出货排名明显下滑。综合业内资讯,该公司从此前的第5位跌至7-8位的水平。但凭借海外储能业务的崛起,阿特斯维持盈利。去年前三季度,阿特斯净利润达到19.55亿元。

天合光能副总裁陈奕峰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专利的正视和保护,是行业从一定阶段走向更加成熟的必经之路。

国家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如果知识产权没有得到保护,创新就没有价值。创新成果被其他没有投入成本的企业拿来使用,对创新企业是巨大的损害。”陈奕峰称。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也提出,要推动政府、行业、全社会要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和良好的舆论环境,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同时,面向未来的新技术新产品,要改变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并对协同创新的成果和知识产权进行共享。

阿特斯高级副总裁熊海波此前公开表示,产品专利研发创新、专利布局仍需要时间,中国光伏行业的很多技术起源于国外,虽然在此基础上做了诸多创新,也取得了很多专利技术、坚持了门槛,但是更大的差异化还需要时间。

国家层面在逐步重视光伏专利问题。

去年11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光伏制造行业新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重点加强了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其中提出,企业应具有应用于主营业务并实现产业化的核心专利,研发生产的产品应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且近三年未出现被专利执法机构裁定的侵权行为的要求,鼓励企业按照《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完善相关体系建设等。

目前,多家光伏行业龙头均卷入专利纠纷之中。2月10日同日,界面新闻还获悉,晶科能源(688223.SH)在澳大利亚起诉隆基绿能(601012.SH)专利侵权,案件已获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受理,首次听证会安排在2月21日。

这已经是晶科能源今年第三次状告隆基绿能专利侵权,此前,晶科能源还在中国、日本等地对隆基绿能发起了多项维权诉讼。

 

有话要说...